
時間:2020-04-20 11:16
突如其來的疫情,全社會經濟活動停止,線下業務無法展開,零售業受到嚴重影響,為應對危機,恢復銷售,CIO們都做了什么?怎么做?效果如何?4月15日下午,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組織了“線上X線下人貨場融合與重構”線上研討會,定向邀請閉門會的方式,60多位零售企業CIO及相關負責人參會,并特別邀請其中十家典型企業的CIO圍繞疫情的影響、企業的作法、線上線下融合的舉措和經驗等進行了分享。
4月銷售恢復較快
參與分享的企業的CIO,有包含超市、百貨、購物中心等業態的綜合性零售企業、或百貨、購物中心為主的單業態企業。整體來講,綜合性多業態企業的超市版塊,疫情期間未受影響,部分企業甚至較同期有所增長,線上的交易量更是爆增,疫情迫使企業快速反應,大大加強線上和到家能力,疫情期間,為保障民生起到重要作用。但百貨、購物中心業態則受影響嚴重,大部分企業表示2月份銷售額只有同期的20%甚至以下。
好消息是,隨著疫情緩解及復工復產復市,3月份的銷售額已明顯回暖,參與分享的十家企業,大部分已經恢復到正常狀態的70%,4月份到中旬已恢復到近80%,如友阿、金鷹、大商、印力、歐亞、信譽樓等。這個數字比中百協兩周前針對90多家企業的調查要好,這次參與分享的企業,大部分是區域型龍頭,可以理解為,大型企業的銷售額恢復程度好于行業平均水平。
另一個重要的信息,是銷售額的回升勢頭明顯快于客流恢復回升勢頭,這主要得益于線上能力的加強。
疫情加速企業的線上能力構建
受疫情影響,企業被迫轉戰線上,大部分企業以前已經有線上的一些措施,但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并未受到重視,線上化更多的停留在口號上,疫情逼迫企業構建、或加強線上能力,無論是自己開發,還是利用小程序、有贊等第三方平臺,紛紛都在短時間內大大加強了線上能力。無論是超市、百貨還是購物中心業態,線上化的能力都有明顯提升。如利群,2004年就開始做線上,但一直沒有太大影響,這次疫情導致訂單激增,超過原來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,前端支撐能力不足,倉庫出庫能力也受限制,線上瓶頸暴露出來,逼迫進行系統大力度優化,保障了疫情期間的線上需求。歐亞集團也類似,疫情以前,線上業務并未得到重視,疫情期間公司從上到下都對線上有強烈的需求,只用半個月時間,就開發出超市到家業務,百貨電商也在加大力度。信譽樓更是全方位,能用的線上手段都用上,能打開的都打開,包括網上商城、微信群、電話訂購、小程序直播,企業微信和直播的關聯,發揮私域流量的優勢,確保經營,并對系統進行優化,如寬帶加了4倍,CPU也加了好幾倍。印力集團響應更為迅速,僅用十天就搭建了一個線上平臺,首批就有26個購物中心加入,截止3月底,有700多家商戶入駐,線上的推廣非常迅速。
直播成為重要手段
疫情對百貨、購物中心的影響最大,甚至是致命的,但企業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,利用各種手段促進和恢復銷售,直播是大家都在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。如友阿的直播,2018年就著手準備,去年5月份開發,疫情期間正好發揮巨大了作用,一場直播就賣了200萬茅臺。金鷹把直播作為一個重要渠道,與品牌形成聯動,把導購員作為核心要素,發揮KOL、導購、明星帶貨的作用,吸引了很多新客。印力將直播作為常態化運營方式,每個商場平均每周三到五場直播,在護膚美妝、服飾方面促進很大,一些體驗業態也通過直播方式吸客。利群通過內部鼓勵的方式,利用第三方平臺,用低成本方式鼓勵大家各自開花,樹立標桿并推廣學習。大商做的更為深入,將ERP、數據和會員都已經打通,保證了門店,線下導購、店鋪、品牌專柜都愿意做線上品牌活動,通過“人民戰爭”的直播模式,每個導購都參與直播,每周三到五次,效果明顯。信譽樓的直播也在不斷迭代,從最初的用抖音等公域流量平臺上直播的嘗試到找到適合自己體系,基于私域流量的直播,疫情期間發揮了很大作用,在一場母嬰項目的直播中,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,精準觀眾達到19000人,銷售額達到接近10萬元。
私域流量的春天來了
無論是直播,還是社群營銷,CIO們都高度一致,即私域流量是核心和基礎。企業越來越意識到,打造屬于自己企業的私域流量尤為重要。信譽樓電商總經理劉永利表示,在直播當中,抖音、快手上的直播流量、轉化率要遠遠低于私域流量的直播,因為公共大平臺上的用戶不一定是自己的客群,而私域流量雖然人流少一些,但都是自己的流量,都是忠實于企業的顧客,轉化率相當高。歐亞集團也在基于現有的數字化會員池,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。
有贊大客戶研究負責人、客戶研究副總裁鄭楠也表示,疫情大大推動了很多中國企業對私域流量的重視,大部分商家都在主動關注這一領域,開始通過私域流量的裂變能力觸達一個全新的市場,利用全員分銷、用戶裂變和直播三大法寶,賦能門店、賦能品牌,實現轉型。
社群營銷成為重要渠道
在線下不能展開銷售的時期,企業接觸消費者的最好渠道,或者說是唯一有效的渠道,就是建立微信群進行社群營銷。目前的觀察,幾乎所有百貨、購物中心企業都在通過社群營展開業務,通過公眾號等手段,引導消費者進入品牌或商場的社群開展業務。社群運營是打造企業私域流量并進行低成本精準營銷的有效手段,是疫情期間賣貨的重要渠道,正如友阿股份網絡運營事業部總經理許勇波提到,疫情期間商品的銷售主要靠線下分銷和社群銷售實現,直播是一個手段,可促進銷售,但沒有社群根本就賣不動貨。
疫情對中國零售企業經營產生了巨大影響,但正如利群商業集團CIO莊亮所說,疫情即是危機,也是機會。一方面,我們看到企業經營受到斷崖式下跌,同時,我們的企業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頑強的生命力,在這個過程中,零售人不是在等待,而是采取一切可能有效的手段展開積極自救。即便面對巨大困難,我們企業的超市部門仍然堅持不漲價,配合國家保障民生,保障社會的物資供應,最大限度盡到企業的社會責任。另一方面,企業面對挑戰,也抓住了變革轉型機會。超市業態因為線上的需求激增,迫使行業加速線上能力構建,線上線下融合從口號落實到企業實際經營,成為企業戰略的重要部分。即便是此前線上線下融合不太理想的百貨、購物中心,也在積極尋求各種手段,利用直播、社群營銷等進行各種方式,恢復銷售。正如金鷹集團副總裁談廣林所說,雖然客流恢復在六成左右,但是業績遠遠要高于客流成長速度,整體的成交率明顯要高。
這次疫情,將大大推進零售行業線上線下融合的進度,以及推進新的零售技術在零售行業的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