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時間:2022-01-24 17:29
1月20日,中國百貨商業協會聯合加得商業,共同主辦了“2022迎春演講——疫情下日本商業的創新趨勢”。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秘書長楊青松作了題為“建設多層級消費中心,更需國際視野”的分享。
相關內容整理如下:
在2016年制定的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”中,就明確提出“以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為依托,優化免稅店布局,培育發展國際消費中心。”
2019年10月,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《關于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》,意見指出,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工作目標是,利用5年左右時間,指導基礎條件好、消費潛力大、國際化水平較高、地方意愿強的城市開展培育建設,基本形成若干立足國內、輻射周邊、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響力、吸引力的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。
2020年9月,發改委、商務部等部門發布《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》,提出:從功能定位、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出發,消費中心大致上也可以分為國際和全國性消費中心,區域性消費中心以及地方特色消費中心。
2021年10月,商務部《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總體方案》中進一步明確,將用5-10年時間,培育建設若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。
2021年12月,經國務院批準,在上海、北京、廣州、天津、重慶率先開展“國際消費中心城市”培育建設。這標志著我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進入落地階段。各地開始制定具體的實施舉措。
以北京市為例,在“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”(關于北京市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)中提出“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”,具體包括:
中國經濟仍處于較快增長周期,但受疫情影響,消費的差異化加大,有升級也有降級。長周期看,部分群體的升級趨勢是確定的,他們追求時尚、品質、個性,在這類消費中,大型商場有突出的優勢。
從形象上看,百貨等大型商場是時尚的重要載體,是城市商業地標。無論是一二線,還是三四線,可以說,一個有規模的城市,缺少體面的百貨店,商業是不完整的,城市是不時尚的。城市造就時尚商業,商業促進城市繁榮,這類案例很多,如SKP和國貿之于北京;恒隆廣場和國金中心之于上海;杭州大廈和銀泰之于杭州。
從區位上看,知名百貨占據城市或區域的中心商業地帶,聚客能力強,品牌宣傳上也有較大優勢。
從體量上看,百貨等大型商場規模大,聚集能力強,單店百億左右的銷售已不鮮見。
從發展趨勢看,當前消費的重點在品質升級,包括金銀珠寶、化妝品、服裝等,百貨等大型商場是主要場所和渠道之一。
與國際知名百貨相比,我們的大型商場在數字化應用和體驗上處于領先優勢,但在形象展示、櫥窗設計、商品管理、顧客服務等方面,我們仍有欠缺。
國際一線大型百貨公司在時尚發展中承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。如法國的巴黎春天和老佛爺、英國哈羅德百貨和哈維·尼克斯、美國紐約薩克斯第五大道百貨店和梅西旗艦店、日本的伊勢丹和高島屋…他們具有全球知名度,是時尚引領者和消費聚集地,是所在城市商業繁榮的代表,是奢侈品牌不可或缺的市場通道,公司的旗艦店更是所在城市的地標建筑。
以老佛爺為例,其時尚的外觀、美觀的陳列、精致的商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消費者,從某種意義上說,老佛爺的時尚氣質與巴黎的時尚之都稱謂相互成就。
圖1-3 老佛爺百貨(圖據老佛爺官網)
圖4 高島屋新宿店(據公司官網)
自從數字化深入開展以來,中國零售業在某種程度上有自大的情緒,認為我們是最強的,歐美和日本的零售業對我們的借鑒意義已不大。
但是實際上,從市場的集中化程度、服務的個性化和差異化、供應鏈能力、自營能力等角度看,我們仍有很大的不足,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間。
從百貨的角度,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:
1.櫥窗設計。
精美的櫥窗設計,令人駐足,產生進店的沖動。這是一個拉新引渡的場景,也是與顧客互動的機會。但中國百貨店,除了個別企業,大部分不注重櫥窗設計,或者根本就沒有櫥窗。
圖5:老佛爺北京店的櫥窗展示
圖6:SKP的櫥窗展示
2.經營模式。
關于聯營和自營孰優孰劣的討論很多,聯營模式可減少資金壓力,管理難度相對小些,收入相對穩定,但企業缺少核心經營能力,沒有形成差異化,也沒有供應鏈管控能力(所以聯營條件下,線上業務很難開展)。自營正好相反,可提升品牌差異化程度,提高商品毛利率,強化供應鏈管理能力,進而有利于線上業務開展。但自營要求有較強的資金能力、采購能力和較好的激勵機制。
中國百貨業的經營模式,聯營仍占絕對主體,行業平均在95%左右,大部分企業只有化妝品等少數品類自營,一些頭部企業近年逐步擴大了自營比例,但占比超過20%的仍是鳳毛麟角。從長遠看,擴大自營是中國百貨業的一個重要方向。
而歐美百貨,以自營為主,很多店的自營占比超過90%。
圖7:紐約薩克斯第五大道百貨店的商品展示(據公司官網)
3.專業導購。
如果有在歐美百貨店購物的經歷,一般都會感受到他們導購的專業性,從著裝、態度、語言等各個方面都有所體現。這與其自營模式有很大關系,商品是企業自己的,員工也是企業自己的,責任感、忠誠度都要好很多,當然也有長期以來時尚文化和商業氛圍的社會熏陶影響。
4.貼心服務。
日本百貨業以周到的服務著稱,顧客有賓至如歸的感受。歐美百貨的服務同樣是專業、貼心、恰當的。服務是線下商業區別于線上的最大優勢,一個微笑、幾句暖心的話、周到的迎來送往,所帶來的身心愉悅是線上沒有的。
圖8:日本橋高島屋(據公司官網)
圖9:哈羅德百貨的服務(據公司官網)
總之,建設國際消費中心是系統工作,硬件和軟件都非常重要。與國際發達零售業相比,中國零售業仍然有很多可以學習借鑒的地方,切不可驕傲自大,銷售百億的企業不要志得意滿,三五億的企業也可精致獨特。
同時,百貨商場是一種時尚生活方式,是升級消費的重要渠道,通過靚麗環境、精選商品、貼心服務、技術加持,讓百貨變更更加時尚。對于國際消費中心城市,無百貨,不時尚,無時尚,不生活!
往期推薦